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 李志勇
知屋漏者在宇下,知政失者在草野。《明史》記載,弘治十年,戶部左侍郎劉大夏受命兼僉都御史,前往宣府處理兵餉。邊疆情況復雜,有人勸劉大夏說:“塞上權貴以買賣糧草謀私,你此去恐怕會因剛直惹禍。”劉大夏回答:“處事以理不以勢?!钡搅诉呹P后,劉大夏“召邊上父老日夕講究,遂得其要領”,召集父老訪問,掌握了實情。
原來,之前塞上規(guī)定必須粟千石方能買入、草萬束才能收進。由此,一些權貴得以操縱市場,獲取厚利。了解情況后,劉大夏下令米自十石以上、草自百束以上都準許買賣。此法施行后,邊境百姓踴躍參加,權貴之家轉賣糧草謀利的空間被壓減。不到兩月,“公有余積,家有余財”。
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對劉大夏處理兵餉的方法頗為贊同,評價說:“忠宣法誠善,然使不召邊上父老日夕講究,如何得知?能如此虛心訪問,實心從善,何官不治?何事不濟?”馮夢龍的一番評論,凸顯了重民意、聽民聲的重要性。
“政之所興在順民心,政之所廢在逆民心。”注意體察民情,傾聽百姓心聲,是中國優(yōu)秀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。古人認為,為政者體察民情,應知“稼穡之艱難”,正所謂“治政之要在于安民,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”。從《尚書》中的“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”,到孟子的“樂民之樂者,民亦樂其樂;憂民之憂者,民亦憂其憂”,從唐代白居易的“心中為念農???,耳里如聞饑凍聲”,到清代鄭板橋的“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”,我國歷來推崇民本思想,勉勵為政者常思百姓疾苦,與民憂樂與共。
三國時曹植在《與楊德祖書》中說:“夫街談巷說,必有可采;擊轅之歌,有應風雅;匹夫之思,未易輕棄也。”體察民情必須想方設法與百姓打成一片,問寒問暖事事體察,知冷知熱處處關心,廣泛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和民生關切。明代大臣周忱巡撫江南18年,常操一小舟,沿村逐巷,隨處尋訪,“遇一村樸老農,則攜之與俱臥于榻下,咨以地方之事。民情土俗,無不周知”。有一天遇到一個樸實的老農民,周忱便請他同自己一起,躺倒在一條竹榻上,向他了解地方上各種情況。時人評價說:“周文襄每有興革,必與官吏士民反復議始行。如細布一法,召東門黃婆入行臺計之,往往留語至夜分?!彼灾艹啦粌H政績卓著,更為百姓懷念。
古人說,“耳聞之不如目見之,目見之不如足踐之,足踐之不如手辨之?!惫糯荣t體察民情的一些方式方法,對于今天開展好工作,深入群眾了解實情、聚眾智解難題仍有借鑒意義。體察民情須求“實”,帶著責任和感情到基層,遠的近的都要去、好的壞的都要看、表揚批評都要聽,不回避矛盾,不擊鼓傳花;須求“真”,不能走馬觀花、浮光掠影,尤其要杜絕做表面文章、搞形式主義;須求“效”,研究新情況、解決新問題、總結新經驗,讓決策更接地氣,讓政策更得人心。
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